《艺术天成》杂志采访《风雪夜归人》组创代表及书画家吴欢
——深情纪念吴祖光先生及作品《风雪夜归人》
《艺术天成》记者提问记者:各位老师好,我是《艺术天成》杂志的记者王奕涵,很荣幸能够参加《风雪夜归人》复演新闻见面会。首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任鸣导演。我们知道您对人艺有着深厚的感情,也常说您是人艺的儿子,排演过中国戏剧史上大部分的经典作品,这一次又排演了一个传统的故事,而传统与现代看似矛盾,却又有因果继承关系,并且《风雪夜归人》又融入了许多变与不变的思考,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想请您谈一下看法,谢谢。
任鸣导演回答记者问任鸣导演:(《风雪夜归人》)这是(一部)经典,经典的东西无论是绘画音乐还是文学作品等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好的剧作什么时候演由谁来演都可以,《风雪夜归人》以前北京人艺演过,后来青艺演过,这回国家大剧院也在演,我觉得好作品就应该多演,很多地方都可以演,所以我非常热爱这部剧作。
记者:谢谢您的回答,下面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冯远征老师,我是您的戏迷,看过您(出演)的很多剧作,那么这一次您又出演了一个反面的角色,而我得知您年轻的时候看到这部作品时,是想出演魏莲生这个角色的,而最终未能出演是否有所遗憾?
冯远征回答记者提问冯远征:实际上人回顾自己的一生,会有很多的遗憾。作为演员来说,可能所有的(演员)都希望演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哈姆莱特,特别是北京人艺的男演员,可能绝大部分都(向往)老舍《茶馆》中的王利发,但是机会恐怕不是随时会落在你的头上的,那么我觉得尽管我可能演不到我心目中的那个理想人物,但我在演出中尽可能呈现自己的表演,这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实际上作为一个人一个演员来说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有所遗憾,但是看到年轻演员能够完美呈现(魏莲生)这个角色,甚至于我能够帮助他呈现,那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记者:好谢谢您(的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吴欢老师,因为我们(《艺术天成》)杂志下一期的专题是谈吴氏家族与故宫的关系的,所以想借此机会,请您谈一下您对您家族的理解,对您父亲的理解。另外我知道您父亲曾经给您手书过一副对联叫“不屈为富贵,最富是清贫”。正好《风雪夜归人》也是在探讨人的生存问题的。人该怎样活,怎样活才有意义?能否也请您谈一下您对这不剧作的理解?谢谢。
吴欢回答记者问吴欢:我父亲一生就是追求一种悠游自在的境界,所以把经济金钱都看做身外之物,他身上有一些钱就认为自己已经很有钱了,肯定就会去请朋友吃饭去(哈哈),所以我父亲没有任何钱的概念,我妹妹都说:“爸爸说他特别有钱,一问才那么一点。”老朋友都知道,我爸爸从小也是一个少爷,没缺过钱,在他们戏剧届听说请客吃饭最多的一定是吴祖光(呵呵),所以我爸爸是一个活一辈子都非常天真的人,他总是认为和平多好呀,他不是一个受(条条)框框限制的人,他是一个非常有趣味有幽默感的人。
另外提到我祖父,我发现我祖父(吴瀛,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写的剧本,是毛笔抄录的话剧本。到时候可以给大家看看,是不是也挖掘一下我爷爷的戏,所以说明我父亲是师承我爷爷,还有余上沅(老先生)。(余上沅)那是中国最早的学院派话剧代表,是我父亲的四姑父。所以这是有很深的渊源的。
提到《风雪夜归人》我得再次感谢国家大剧院,感谢导演,感谢远征(为代表的)演员,远征的演出张力很大,角色诠释很出色。而什么是大师什么是历史呢?告诉大家现在他们就是在建立自己未来的地位,这(些演员)以后或许就是真正的大师。我父亲这部戏能够再次完美呈现,是献给他逝世十周年最好的礼物。谢谢。
记者:谢谢各位老师的回答。
现场附吴欢老师关于《风雪夜归人》的解读:这部戏的可观性很强,我们暂且把其他深刻的概念放一边,就作品而言,我很想套用老舍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一些问题,“人类如果要等我写文章才能变得体面,那也太晚点了”。所以(说明)人类本身是很深刻的不需要由一部戏来教育人,最终要的是好看不好看。我父亲这部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它很感性很好看。此外在好看的背后才是深刻的含义,这部戏好看这是第一(位)的,而戏的可观性还(是)要由演员来体现(的)。
说明:本次采访时间有限,许多重要演员未能采访到,望广大网友谅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