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芳接受《艺术天成》采访——关于紫禁城系列画展
姜国芳接受《艺术天成》采访
记者:能不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次画展前前后后的筹备情况?
姜国芳:这次展览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我的作品,一个是我儿子的作品。但我们基本上表现的就是一个题材,那就是紫禁城。我们说紫禁城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文化概念了,我是用我这代人,50后这代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对中国历史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认识,借助紫禁城这个概念、题材,来作为载体表现出来。
我儿子的这个绘画部分也是紫禁城,他呢更宽泛一点,他的紫禁城事实上是一个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对西方和东方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这种反思里面带有调侃性的,甚至是一种玩味的一面。所以他的东西更具有一种当代感。
那么我的这种油画事实上是追求我的一种理解。因为我画了50多年,慢慢地对油画有了一个很自由的阶段,就不像以前还在画肖像、风景。不是那样一个阶段,现在是用油画表达我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思想。就是我对社会呀,对人类呀,对我自己的命运呀,各种各样的体验。把我的这些东西用我的油画给表现出来。事实上油画是我的一个日记,是我自己思想的一个表白。所以这两个东西事实上是一个主题之上,最后归根结底就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体悟,对生活的一种体悟,对社会的一种体悟。
记者:这次的题材有一个跨越,从紫禁城到指挥家。
姜国芳:画家有的时候是这样,他可以走很多条路,比如说我在紫禁城这个系列里面走了26年,但其实我对生活的感悟不只是这一个方面。我喜欢音乐,还喜欢文学,还喜欢其它的很多东西,包括中国的家具、服装,这都是我喜欢的东西,但我不可能像狗熊掰棒子,今天弄弄这个,明天弄弄那个,这样不行。每一样东西一旦要踏进去,就不可收拾。所以我对紫禁城这个系列,这个情节还没有完全完。当然音乐家这个情节是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开始有的情节,但是一直没这个机会,这次正好大剧院有院庆五周年的庆典活动,就把我想画的音乐家的一个细节画出来给他们。
姜国芳为《艺术天成》签名
记者;这是否也在完成您的音乐梦想?
姜国芳:这跟那个没有直接关系,因为音乐我是观赏者,不是演奏者,我也不是作曲者,我只是观赏,我喜好音乐,在音乐里面得到我绘画的一种领悟,或者对艺术其他方面的串通。这样就把绘画看得更宽一点了。
记者:能否谈谈这次展览和您以往展览的不同,这次展览之后一些新的想法,以后是继续紫禁城系列还是音乐家系列?
姜国芳:第一点,紫禁城系列我不会放弃,因为我已经干了26年,26年完成了很多的组画,比如说大清王朝的组画,光绪的组画,宫女宫妃的组画,这些组画是完成紫禁城系列的其中一个个小单元,这些单元组成了一个紫禁城系列,但是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做。所以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工程,不可能就此终结。那么音乐是这个插曲,就是艺术创作里面的一个插曲。我把音乐放在里头,这是我主题里面的一个小的符号而已,我不可能把紫禁城系列放弃掉,开始搞音乐家的系列,我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要画可以画很多音乐家,比如说作曲家、演奏家这些都没有画,只是画了指挥家而已。音乐家很多嘛,咱们中国的戏曲,想梅兰芳这样子都应该画,但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干得了的事。我只能把我现在最想干的事干完。那我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紫禁城系列。把我未完成的系列完成了。
记者:您儿子说您最打动他的就是您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紫禁城这个系列。您一直坚持的动力是什么?
姜国芳:动力实际上就是我对文化的一个追求。文化是人生命的一种积累。在一定的阶段就会喜欢这种文化,再往前走又会喜欢另一种文化。然后不断的深化。深化中,使我在文化的大的范围里面不断的扩大。扩大中就不可能放弃。
记者:紫禁城是您一直追求的一个梦想,而紫禁城是两个王朝的紫禁城,是属于明清两代的。您是否想过把明朝的主题也延续进来?为什么在画作里面会如此着重地体现清廷?
姜国芳:清朝很简单,清朝离我们最近。它有大量的照片,大量的实物,这些我们可视的东西。画油作品你知道我们要有依据不能瞎编。有这些依据,最直接的就是清朝,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晚清时期的这些东西。明朝的有没有,有,都是后来修的。有些家具后来早就破落了。一个建筑,一个木结构的建筑不可能维系六百年。后来我们看到的,最多最多都是后来晚清时期的。清中期的都存在不了多少。而且紫禁城也修过好多次了。说不定哪一些就是现在人做的。比较科学一点讲,比较实际一点讲,我们看到的紫禁城就是清朝的紫禁城。
姜国芳画作
记者:在观看您的绘画作品时,我们看到许多宫女图、宫妃图。尤其是那幅《晨曲》。忽然让我们想起《簪花仕女图》。这些传统宫怨题材的作品。这是否也说明您在承袭着中国传统的闺怨情节?
姜国芳:这个问题比较深,也比较细节。其实我们创作这些油画,在情绪上是很复杂的。有的时候是比较奔放的,有的时候是比较憨厚的,有的时候是刚强的,有的时候是比较凄美的。就是随着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机遇等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就会在画面上体现出来。
记者:您还提到一些绘画作品是想体现中国女性的一种典雅、高贵的气质。这可能是当代人身上缺乏的一种东西。而我们传统的女性提倡的是一种不卑不亢的品质。这种古典的气质是不是也是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
姜国芳:没有一个人会喜欢丑陋、下贱的女人。这是肯定的,大家都是喜欢高贵的,有尊严的,有个性的女性。而且中国传统的女性文化里面倡导的也是这种气质。女人,怎么说呢,她们是这个社会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她是一个魂。男人是在外面打打杀杀的,而归根结底,女人是在其中掌舵的。这个观点有些人不一定承认,但我觉得是这样的。实际上女人是强者。男人表面上是强者,男人在外面打天下,而女人把这个男人控制住,那一切就控制住了。我觉得女人很伟大。
记者:为什么您如此地执着于写实主义这种题材?如此典丽的画风?
姜国芳:我并不是很喜欢用写实这个概念,这个词。因为写实就是一个手法,其实绘画里面有很多种形式。就像交响乐一样,它有管弦乐、弦乐等等。写实就好像乐器中的小提琴,它是一种方式,很小的一种方式。我们应该宽泛一点。就是一个好的艺术,它是有很多种手法。可以把中国传统的东西,把西方传统的东西,还有现代的东西全融合在一起。带来一个包容的效果。
姜川玻璃画(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