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韵舒怀——卢沉写意人物画展

时间:2013-09-0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雅昌文化集团协办的逸韵舒怀——卢沉写意人物画展将于201394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到916号。作为卢沉先生晚年创作的写意人物画专题的首次展览,此展汇集了现代都市人物题材、古代人物题材以及书法类作品共计六十幅,全面地呈现了卢沉先生晚年的创作状态和为探索人物画发展所作的不懈努力。《艺术天成》记者参加了此次画展。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讲话
 
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讲话

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家,国画家邵大箴讲话
 
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家,国画家邵大箴讲话

剪彩
 
剪彩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韩国榛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韩国榛

新闻研讨会现场
 
新闻研讨会现场

 

 

卢沉先生早年的写实人物画以坚实的造型功底闻名遐迩,青年时期创作的《机车大夫》取材于现实生活,是意在表现新中国建设者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主题性创作,是其代表作品。进入晚年后,卢沉先生并没有放弃对于人物画的探索与创新,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写意人物画与构成水墨画方向。尤其是写意人物画,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卢沉先生去世前一年。此次展览将集中展示卢沉先生自1985年开始至2003年之间创作的写意人物画作品,将写意人物画作为专题进行时间上的排序,试图梳理出卢沉在写意人物画方面进行探索的线索与道路。

以醉入画,深得酒中三味

在此次展览中,汇集了诸多的《醉酒图》、《醉归图》筹题材的作品,以醉酒入画是卢沉先生晚年创作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寄托以画代酒的情感表达方式。正如在1990年创作的作品《醉归图》中,卢沉题到余性喜酒,然因病忌饮。虽常有好友相聚,对饮浅尝即止。如此酣醉妙境,唯能于画求矣卢沉早年嗜酒,然因身体原因不能不戒饮,但是画家却非常喜欢人们醉后状如孩童般的纯真与自由,所以借助自己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中国古今人物的醉状,从曹孟德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到今日身着长衫的文人畅饮,卢沉将自己欢不足而适有余的心境融入画中,深得酒中三昧。

以新配古,探索笔墨新境

    卢沉先生晚年的写意人物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艺术家关注现实日常生活的视角为中心源,将传统文入画中的诗文、书法、绘画三者完美结合,形成一种极具现代审美的人物画作品。犹如1992年画家创作的《当代对酒图》,题到为古人诗意,配现代人物此又一体"这批作品不仅仅是在反映现代都市人生活的休闲状态,更是通过这种题材的创作去追求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精髓和古代文化底蕴的发掘。特别是卢沉经常会在作品中写道太白句画了半天才得此一幅,可知信手挥毫之不易"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是此次展品的最大特点。卢沉先生晚年的写意人物画创作用笔肯定而准确,线条蕴有八大山人般的孤寂绝俗之感,并在此基础上纵情挥施墨,只为追求中国传统笔墨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

    卢沉先生在《自画像》中曾说寿有限,艺无涯。朝朝暮暮,东涂西抹,面壁弄墨,数十年未成正果,何处丹砂,白发依稀始涂鸦。壬申初夏,曾为友人自写侧像,今试以水墨为之,未能适意,且留存,待来日重造。壬申十月又将岁,画艺无起色,似不知何处是吾归程,能不怀忧?1日表达出自我艺术追求中的不满足,他依然在通过自己手中的画笔在寻求新的艺境,永不满足地表现自己对生活、对时代的感受,不断地尝试用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题材,做大胆而可贵的探索与尝试。

附:卢沉简历

卢沉(1935-2004年)

    著名中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工书法。江苏苏州人,早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从师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刘凌沧诸先生,毕业后留校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师,后调入中国画系任教。1987年应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邀请,赴法交流教学,介绍中国水墨画,得到巴黎美院师生的好评。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第一工作室开设水墨构成’’课,并试作现代审美情趣的写意水墨画探索。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并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曾出版《卢沉水墨画》、《卢沉论水墨画》、《情感与表现一一卢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