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峰个展

时间:2011-07-27   来源:文超网络   作者:小史   点击:

展览城市: 北京 - 北京
展览时间: 2010-08-24~2010-10-09
开幕酒会: 2010-08-27 18:00
展览地点: New Gallery

断壁残垣里的游魂
栗宪庭

  说冯峰是个画家,不如说冯峰更像一个“传统文人”,琴棋书画对于传统文人不是吃饭的职业,而是陶冶性情的爱好。对于冯峰,画画也只是他的爱好之一。冯峰九十年代初辞去公职画画以前,曾出版过三本诗集,在海内外发表过十几篇小说和一百多万字的散文和杂文,设计过数个私人的宅子,同时还好篆刻,好书法,闲来还去旧货市场淘古董尤其古代石雕……现在画画之余,依然写诗,写散文,设计房子,弄园子,淘古董,近来淘古董居然到了淘古房子,古亭子的地步……而且他淘古董没有丝毫商业甚至没有收藏的概念,就是为了赏心悦目,为了把玩,为了满足“进入古人世界”的精神需求。

  很多评论冯峰画的文字,多说他的画是诗画,我当然赞成,我觉得冯峰的人生就是诗的,生活是诗的,意思是说他的生活以及他的全部人生,就是在一般意义上的日常生活之外“意象”地活着,而且这“意象”,就是古文人那种“伤春悲秋”的精神世界。冯峰的诗文中充满了残雪,枯藤,细雨,秋风,落叶这种伤感的意象,而且真挚得让人觉得他似乎没有生活在今天,他可以“整整一个早上,呆呆地透窗看这一池残荷落花,想这朵花儿在这秋里也该是长命的了。可我怎么就没能在她飘落时守候呢?真的不该出门,尤其是在这时的秋里。”后悔自己“几天的韩国之行,就为了一个展览错过了荷的花朵离胫而去的死亡般的美丽。”他为了李渔文中的“木槿朝开而暮落”句,一整夜守候在木槿花树下“盖着一条军毯,抽着纸烟,喝着酒,借着门楼纸灯昏黄的光亮,在月影星疏下看那木槿的花是怎样的落合。四周是一片铁灰色,蛐蛐在大声地唱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虫轻轻地低鸣,余下的是大地的寂静。我就和这夜色一起等候这木槿花的落。”然而,花落不但与他无缘,而且自己还给冻病了,依然不悔“尽管病了,但是为了那花容的美貌,心想也是值得的罢。”他也半夜三更起来,“像幽灵似地走到园里,躲在檐下与惊醒的褐鸟儿一起听着这雨夜的和弦,在回廊的清冷中‘倚着闲窗数落雨’。禁不住也泪眼模糊,猜想着纳兰公子当年的忧伤。”

  冯峰像一个游魂,游荡在中国文人伤春悲秋的世界里,游荡在传统的断壁残垣中,用传统的碎片和他自己的想象,拼接出他自己对人生的忧伤和感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