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展,古代近现代作品文献展
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展,古代近现代作品文献展
2015年12月19日,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国家项目——“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之“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展”及“大美水墨•古代、近现代作品文献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拉开帷幕。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业媒体团队《艺术天成》杂志、艺TV视频、超艺术网对此次活动做全程报道。开幕现场
卢禹舜(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致辞王东声(策展人、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致辞张江舟(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致辞王艺(策展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致辞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卓有代表性的26位当代水墨艺术家的作品。“我们想推荐能够耐得住寂寞的艺术家,能够在自己的角度有所思考的艺术家,坚守内心安静的艺术家”本次展览策展人王东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本次展览甄选原则。“大美水墨•当代主题作品展”艺术家身份没有明显界限,画院艺术家、高校艺术家、自由艺术家都在本次展览范围之内,在展览陈列上将相对传统和相对现代的艺术家进行了划分,使展陈思路更为清晰。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接受媒体采访
本次参展艺术家的风格各不相同,但都以水墨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他们或者关注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注重对艺术本体的探寻;或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实,他们的作品随处可见对生活和对社会的思考。有的艺术家由书入画,借鉴笔墨的线条之美塑造绘画中的形神之美;有的以丰富多变的色彩渲染出抽象的造型;还有的将西方的艺术观念融合到传统的水墨理论之中,创造出别开生面的新图式和新语言。
研讨会现场
“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中对话语权问题的提出是中国画家对历史的反应,对历史的感受。中国文化、中国绘画一直都拥有话语权,但在现当代中国的话语权变成了一个需要特别提出的问题。在话语权丧失和重新拾起的过程中,中国人对此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名族的话语权失去的太久了,每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拿回我们的话语权”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说。“油画在近150年以来成为世界级的画种,甚至很多时候在评论中国绘画的时候用西方、油画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来评价中国绘画,这是非常可笑的”。大家所熟知的梵高、高更他们更是受到了很多东方美学的影响,而在我们放弃自己的话语权的同时,西方用200年的时间来寻找中国水墨的艺趣。
作品欣赏
“大美水墨•古代、近现代作品文献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远古到隋唐是中国模式的生成时期,分为由图腾、符号、纹饰构成的意义世界时期,及图鉴、纪实的丹青人物时期;第二阶段从五代两宋到明清,中国画从形式完熟走向内心抽象,分为五代两宋花鸟画的精致化倾向,山水肇兴与写意性的内心抽象,以及写意水墨的出现。第三阶段是鸦片战争至今的断裂与分孽时期,出现了现实主义水墨和各种现当代水墨。
《大美水墨》系列专题片分为四集,前三集和“古代、近现代作品文献展”的逻辑基本一致。第四集着重展现自“85美术新潮”至今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现状,梳理出新文人画、实验水墨、新水墨等不同流派和代表人物。“当代水墨”来源于一种整体性的社会观、文化观,同时也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及其审美观念的影响,因此是水墨艺术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本次展览是“中国水墨国际话语权推广项目”系列活动的又一个单元。我们期待能通过这次展览及项目的其他方面的工作,唤起所有热爱中国艺术的人们最直观的审美和认知,引起国内外对水墨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理解及思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