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新工笔绘画提名展 第一回

时间:2011-07-28   来源:文超网络   作者:小史   点击:

“易•观”—— 新工笔绘画提名展 第一回
 Changing View — Nomination Exhibi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Gongbi Art

    开幕酒会:2010年9月27日 15 : 30
 Opening: 15:30 Sep 27, 2010
 展览日期:2010年9月27日- 2010年10月6日 
    Date: Sep 27-Oct 6, 2010
    展览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 
    Venue: Beijing Times Art Museu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中环世贸D座35-37层
 Address: F35-37 D Block, CITC Plaza, No.6 Jianwai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主办:北京时代美术馆 丹德力艺术中心
 Organizer: Beijing Times Art Museum Dandeli Art Center

    电话 : 010-8567 9817 Tel: 010-8567 9817
 传真 : 010-6568 1868 Fax: 010-6568 1868

    参展艺术家:陈林、陈子、高茜、杭春晖、郝量、姜吉安、李戈晔、徐华翎、肖旭、张见、曾健勇、郑庆余(排名以首字拼音)
  Artists: Chen Lin, Chen Zi, Gao Qian, Hang Chunhui, Hao Liang, Jiang Jian, Li Geye, Xu Hualing, Xiao Xu, Zhang Jian, Zeng jianyong,Zheng Qingyu

    关注和探索中国画现代发展的另一个思路
  “ 易•观 ”新工笔绘画提名展(第一回)将在京举办

    北京时代美术馆,北京丹德力艺术中心于2010年9月27日至10月6日联合举办“ 易•观 ”新工笔绘画提名展。当代新工笔艺术运动中最富创造力和潜力的核心艺术家张见、姜吉安、陈林、陈子、徐华翎、杭春晖、李戈晔、高茜、曾健勇、郑庆余、郝量和肖旭将展出他们的最新作品。

    工笔画是唐宋时期的主流绘画形式,以线条与渲染相结合的写实性语言,赋予了中国画特有的现实表现力。元代之后,由于文人阶层在绘画实践中注重以笔墨传达精神,而轻视绘画对现实的表现,工笔绘画变得流于形式,并逐渐边缘化。中国画也因此在18世纪末,渐渐沦为一种水墨符号。同一时期,这种超验性的绘画理想又受到西方文化的持续冲击而趋向“不自信”。二十世纪之初,“以西方造型观改造中国文人笔墨”的变革思路在中国画坛应运而生,而这种探索也基本奠定了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画的主体面貌。

    然而,水墨技法自身的特点使得其在对西方造型观的融合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工笔绘画所具有的中国式的具象表达,其实在本质上与外来写实主义具有同样的语言特征,与西方造型观更易结合。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批年轻的艺术家致力于对工笔绘画语言进行创新。他们结合了西方的造型观与色彩经验,形成了以“灰色调”为主的工笔画作品。近年来,他们进一步在语义的层面作出探索和突破,以绘画直接进入到今人的生存记忆和生活状态,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起自己的价值取向,继而形成中国画现代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

   “易•观”新工笔艺术提名展意图在学术上对这些年轻艺术家十多年的探索做一次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易”有《易经》、改变之意,“观”有视觉、图像、观看方式及角度之意。“易•观”含有用东方的方式观看,以及以新的视角观看东方文化发展之意。

    北京时代美术馆是中国最高的美术馆,站立在北京CBD核心区中环世贸中心35层楼之上,瞭望和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北京丹德力艺术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也一直关注真正具有中国人文精神的当代艺术实践。两个机构共同希望透过“易•观”新工笔艺术提名展吸引更多的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艺术史学家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关注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现代性和中国文化对世界影响力的未来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