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阳与曾来德针对书法艺术的国际化与画院活动发展答《艺术天成》记者问
记: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艺术天成》杂志社记者。我们杂志社也在民间进行了许多对外的文化交流活动,尤其是高校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中国艺术发展,长期坚持中国艺术的传播。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书法艺术传播的困难。因为外国的很多朋友总说:“我们看不懂书法,我们不理解它,也不能认识它。”所以这也是我们的困惑,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请问曾院长,我们该以怎样的步骤,更为系统地传播中国的书法,更为循序渐进也更为深入地了解我们的书法艺术?谢谢。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讲话
曾来德:这个问题很本质。的确从二十世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我们的大门之后,深深地打击了我们的民族自信。所以二十世纪后,我们各个领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贫穷与落后。有位学者叫钱玄同,他率先提出废除方块字,走拼音化的道路。这个问题提出以后,一批重要的文化界人士跟进。废除不废除方块字的仗打了一百多年。这件事最后终结到王选这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断。中国文化之所以到今天不断,就是源于书写。欧洲两千平方公里就独立为一个国家,为什么呀,因为他们的语言,语言不通就独立,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有56个民族,却没有56个国家,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书写民族。中国人的人生就是书写的人生。中国人一辈子都在写字。二十世纪由于西方的强势文化的注入,对我们的文化理念产生极大冲击。
中国的文化围绕着汉字的文化,不仅仅是书写是文字,还是汉字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汉字文化基本上没有受西方的改变。,汉字艺术保留了它的独立性。在相当长的时间我们也企图用书法的方式来传播中国文化,但西方人也总是说,这个我们不懂,还是你们自己玩儿吧。但到了今天,这种情况已经悄然在改变。我们的孔子学院办了这么多年,大家越来越感觉到,要学习中国文化必须要通过书写来实现,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书法他承载了中国的思想、哲学、美学、文学和诗歌,他是中华民族一本最独到的审美方式。
所以呢现在国际上书法艺术传播所碰到的瓶颈和困境,我认为是暂时的。我们这次书法展览,包括我这些年在国际上做的努力,把书法转化成音乐,已经打开了书法向世界传播的大门,我想通过短距离近距离的交流和接触。世界上将形成一股潮流,在21世纪世界文化艺术舞台上,书法包括阿拉伯的书法,将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审美构建一个新的审美秩序和标准。对此我们充满信心,随着国家的强大,随着经济繁荣,过去通过讲艺术,希望转换点美元欧元这就是成绩,但是今天别人想从我们口袋里掏钱,而我们的价值构成还是要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进行。今天这个情况我想会发生变化,既然世界给我们这么好的平台,我们作为在这个领域里工作的人就有义务,把这个书法传播做到最好,政策落到实处。
记:另外还想问杨院长一个问题,这一届国际书法大展,对国家画院来说除了有第一次操办这样的大型书法展览的意义意外,还有那些具体的意义?谢谢。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讲话
杨晓阳:这个问题还是给我一个指示和机会,首先是这个书法大展是国际性的,借这个书法大展可以展示中国书法,在中国所有艺术中间他是最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借这个形式宣传书法这是首要的,深层的是推动中国书法在国人心中的一种地位,加强研究认识,使他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做为一种必修课。这个具体教育部的做法,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中国书法应该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应该从幼儿园学只要一认字就开始学习书法,所以这个活动不单向世界展示,也向国内向我们国人进行书法教育。
从国家行业我们的一贯做法我实际上是坚持有活动就有活力,更好的加强国家画院的凝聚力,宣传国家画院的方方面面。对国家画院来说这也是个展示。中国国家画院不同于国内任何一家画院,或任何一家艺术团体。它并不是从小到大慢慢培养人的一个团体,它既代表中国又代表国家,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人才的优先权,它把各个美术团体的实力派汇聚到国家画院。集中了中国书法各个层面的精英或代表人物,所以中国国家画院要利用一切机会宣传中国国家画院就等于宣传中国艺术,概况起来就是发展我们自己,宣传中国书法,加强国家艺术发展建设,这是我的总结。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魂兮归来——纪念李苦禅先生逝世三十周年
- 下一篇:孙之俊《武训画传》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