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七家艺术作品联展

时间:2014-08-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北七家"的由来源于两年前的一次雅集,当时有幸与李晓明、刘罡、李晓军、马硕山、李晓柱、魏广军、李晓松七位先生一聚,品茗论艺开怀畅神,在谈笑风生之际我一时兴起叫起来的。观七位先生之艺事早已各具风貌,各自成家,且均为北方雅士,绘画风格一片雄壮苍茫气息,我又生一想——若能连此七家为北宗艺坛砥柱,聚七位先生艺事之能于恭王府,诚为美事也!甲午季夏,筹备至今已两年有余的"北七家·艺术作品联展"终于在恭王府嘉乐堂和抱厦开幕,七位先生集画作一百余幅,紫砂、绘瓷器物一百余件,异彩圭集,风采一时无两。
如李晓明者,水墨极具生命活力,以淋漓洒脱之笔致,彰现其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审美意境。其凝练的写意笔法描绘自然物态独有之美,活泼跳跃的用色烘托出客体鲜明的性格,使得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将画中之意蕴潜移默化地传达给画外的观者。
      如刘罡者,笔下山水致广大而尽精微,成就一片纵深平远的山川气象,蔚然呈现出峰峦之伟岸、烟云之升腾、草木之苍劲、楼阁之巧妙。细品其画,便知湿笔、晕染可以变幻出无穷的笔墨结构,构造出氤氲淋漓的苍茫之境,表露出画家澄澈豁达的情怀,读者的视线随着画面的延伸,心境也不禁随之明朗起来。
如李晓军者,其绘画作品以逡劲厚重的书法笔力作支撑,强调大写意的纵横驰骋,气势连贯,皴染泼洒间得见其平静渊雅的个人风貌。点、线、面的整体布局疏密结合,重彩与浅绛兼备,层次分明,毫无板滞之感,这使得荷花、水仙、石榴、紫藤等绘画题材在一气呵成中从容展现。
      又如马硕山者,他的青花情结不仅表现在他的画瓷中,亦浸渍于静物作品系列。他将画中的瓷瓶绘上花草山川,并巧妙地将其安置在整幅画面的主体结构中,创造出一种饱含着人文理想的精神境界。这种以朴拙的景物形态和环境布局梳理出的传统文脉,凝练与简约之中透出安详惬意之意。
      而在白洋淀长大的李晓柱,作品首先透露的是一股生动、质朴、浑厚、明朗的气息。而他的人物创作立足当代思考,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这种区别于传统中国画表现手法、极富现代精神的"新传统"作品,运用明亮光感与流动气韵、野性张力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方式,着重探索现实与理想间的关系,反思人类信仰缺失后的彷徨。
      如魏广军者,乃诗书画印之全才。其重彩山水,肆意铺陈,青、绿、褚色与皴擦形成的重墨相得益彰,烟云弥漫,章法和构图或在平中求奇,或在奇中还平实之韵;其花鸟画作丰盈的笔墨内涵在浓淡虚实、轻重黑白色彩间推进变幻,动静须臾处高逸、明耀的富贵之气凸现。
      如李晓松者,山水空灵寂静,烟霞弥散中蕴藏着暮色荒寒之感。他常在山中画三两茅屋、一叶扁舟、悟道智者,描绘出一派悠远深邃的世外桃源之景。他的作品,读来如仙风拂面,天地苍茫间凝神静思,似悟豁然开朗之境,又得宁静致远之格。
      此"北七家"者,所绘题材各不相同,本次展览亦有探索和检视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之后,突破旧的水墨语言、叙述题材、表现形式的一种合力迸发出来。这些体悟自然和人文后诉诸笔端的具有当代性的语义构成,亦可说是中国哲学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在今日社会的直观体现。而瓷器、紫砂等经典非遗作品与艺术家的绘画相结合,正是一种对生活与艺术耦合关系,从表象形式到深层结构的探索。这些功力非凡的艺术家画瓷、画紫砂之后,经名家刻手的金石变现或窑变幻化出千姿万彩,给这些非遗项目的发展注入了更加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意匠理念,明显区别于传统工艺美术以作品为主的价值取向。
       "北七家•艺术作品联展"将至,多日夙愿得偿,谨以此文为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