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一而清》王大华书画印作品展

时间:2015-11-30   来源: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   作者:网络   点击:

 

2015年11月29日下午,由中国生态书画院主办,莹宝泰美术馆、大华艺术工作室承办,《中华书画院》杂志社、《中国书画》杂志社、荣宝斋画院支持的“《静一而清》王大华书画印作品展”在莹宝泰美术馆(西城区南新华街177-3号)盛大开幕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业媒体团队《艺术天成》杂志、超艺术网对此次活动做全程报道。

开幕现场

莅临此次画展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有:

赵学敏  中国生态书画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

赵广发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铁建原总裁

张公者  中国书协理事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张世俊  北京书法家协会顾问  中国生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罗    琳 清末国学大师罗振玉嫡孙女

孙怀杰  华远地产总经理

何济洲  中国海关书画协会副主席

曾    力  中国元青花研究会理事、

周剑初  著名书法家

赵少俨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王家斌   中国国韵大学筹备委员会秘书长

赵学敏中国生态书画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致辞

张公者(中国书协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致辞

张世俊(北京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生态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致辞

罗琳(清末国学大师罗振玉嫡孙女)致辞
赵少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致辞
王大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致辞
王大华先生,安徽合肥人,自幼爱好书画,从一个普通工人到工艺美术师,再到书画名家,其近四十年的学习生涯,迎来了今日的总结展现。
嘉宾为王大华先生献花
王家斌(中国国韵大学筹备委员会秘书长)主持
主持人王家斌即兴朗诵赞王大华先生


        这次画展共展出由王大华先生近年来精心创作地书画印各类佳作六十余幅。王大华擅长书法,钟情丹青,尚能篆刻,且追逐深远,又渐成风格。秦篆中有厚筋风骨,花鸟中有宋人意蕴,篆刻刀笔出处有言,近年来,通过在沈鹏书法研究班学习书法,在霍春阳花鸟工作室进修,以及平时心逐手摹,写生参学,访问,使其道学大进,艺巧精深,作品一天天成熟,也逐渐形成自家面目。今日展示的近六十幅的作品,好多是国展获奖作品,特别是书法更是其亮丽的艺途痕踪。整个画展作品题材内容包括了中国书画中山水、花鸟、书法、篆刻,涉猎内容丰富广泛,风格样式多变且不落俗套,构图布局巧妙,思想精神内涵深刻。
展览现场





         他的花鸟画在广泛吸收宋代花鸟画的基础之上,博采众长,继承了宋代工笔花鸟画态度严谨、形象生动、工致周密、典雅精妙、画面极富意蕴;书法篆刻格调古雅、气息壮阔,极好地寄托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怀,体现了今人对今天历史文化语境下对中国书画探索中新局面新面貌地重新解读。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华先生厚重地精神、文化积淀。在这些精品力作之中,可以看出地是大华先生在艺术道路上永不止步地艺术生命中那片纯洁的精神家园与超然的心灵意蕴。代表了大华先生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进入中国生态书画院后,大华先生遵循生态书画院所倡导的生态书画的新理念,就是书画常抒发内心真善美之原生态之境界,同时呼唤艺术家以热爱花鸟草虫、热爱大山大水,热爱生态文明的心去书法绘画。特别是生态思想和现代国家发展的生态文化更是艺术家心中的主旋律。中华民族自过去的国泰民安到现代的国强民富,逐渐走向国和民圣,时代呼唤着我们立起文化的大旗,引领时代走向更加美好的神圣与和平。

展览作品







        这次画展社会反映良好,意义深远。中国生态书画院主办的这一次展览活跃和丰富了地区文化生活氛围,普及和推动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为满足更多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嘉宾与观众都对此次画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与关切期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