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TV】视频●“无边的生长——康蕾作品展”

时间:2016-03-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2016年3月6日下午,由吴洪亮策展、今日美术馆主办、北京福展洲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展洲国际艺术区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协办的“无边的生长——康蕾作品展”在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专业媒体团队超艺术网、艺TV视频受邀出席了这次展览开幕仪式,并对该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在开幕结束后对康蕾和部分参加嘉宾进行了采访。
 
开幕现场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

中央美术学院 孙红培副书记,苏新平副院长  王少军副书记, 

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杜键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家 袁运生先生,

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 戴士和先生,

现任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 马路先生,

展洲国际艺术区董事长 杜永安先生,

原中国美术馆书记,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钱林祥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余丁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理论家 王明贤先生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彭峰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外国美术研究所主任 王端廷先生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张敢先生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研究部主任 王春辰先生

今日美术馆馆长 高鹏先生

著名油画家  高潮先生

中国女画家协会主席  孔紫女士

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周海宏先生

油画创作院副院长  李自刚先生

筑中美术馆馆长  郭安先生

建久集团执行董事  王瑛女士

AISA基金会主席  薛彤女士

专程赶来的加拿大PM投资公司董事长  彭国权先生

大韵堂艺术机构 艺术主持、艺库网创始人  蔡万霖先生

中国书画院院长  杨国灿先生

中国书画院油画创作院常务副院长  李自刚先生

今日美术馆副馆长  晏燕女士

嘉宾致辞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致辞

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杜键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家袁运生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家康蕾致辞

  本次展览由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策展。他强调“无边的生长”是一个表述康蕾作为艺术家的个人思考与成长片段的展览。作品创作年代跨越了10多年,其中蕴含着康蕾对人生、世界、艺术、自我的感悟。“无边的生长”不仅是一个状态的描述,一种叙事的方式,更是康蕾内心的一份愿景。展览将持续到3月21日。

艺术家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党委副书记王少军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理论家王明贤

本次展览策展人吴洪亮

  据主办方介绍,这个展览很像一部电影,回闪的镜头、远景与近景的切换、物象与人物细节的特写,交错、晃动、融合……但这不是一次造梦的视觉体验,展览试图真实地表达一个艺术家创作的心境、精神与身体的碰撞以及作品生长的过程。尤其是康蕾的创作方式更似寓言,由此及彼,将深刻化为可观的形象,可感的色彩。再有,寓言并非是长者与历经世事者的专利,康蕾的成长历程虽不惊心动魄但她并不缺乏丰富乃至错综复杂的或震撼或细微的感受,艺术家凭借自我的敏感与理性的剖析将这种感受通过物象所产生的寓意传递出来,绚烂、美好、诱惑、纠结、渴望甚至恐惧皆蕴含其中。但它们又始终与现实保持着距离,就如同画面和我们永远保持的那种距离,仿佛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有自己的尊严,很近但不易穿越。因此,“无边的生长”这个展览将是康蕾式的隐喻同观众的眼睛、现实的空间相碰撞的一次实验。

展览现场
 
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联部主任宁文艳在展览现场与嘉宾交流
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联部主任宁文艳在展览现场与嘉宾交流
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联部主任宁文艳在展览现场与嘉宾交流







  更值得关注的是康蕾为这本展览特意创作了两件尺幅较大的新作,其中《乐园2016,生长》运用了古老的坦培拉技术完成。这幅长5.6米、高2米的坦培拉新作时,我们感到的是热带丛林的丰盛,各种植物交错其中,彰显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在一片蓝绿色之间,甚至有一片跃动的红色仙人掌。康蕾说这是她自己的创造。红色的仙人掌美艳如血,却因它的利刺让人敬而远之。来自心灵的色彩与大自然的生物搅动、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再造的真实,真假虚实之间所传递的正是现实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之美。喜欢美好是人类的天性,创造美好更是艺术家的追求,更可贵的是正视美好之外的阴影,直面内心深处的恐惧。这样的态度也造就了康蕾作品中形象、色彩的任性与内力的彰显。

嘉宾合影





  在她的另一幅油画新作《乐园2016,刺痛》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种试图突破的苗头:与其惯用的繁复、铺满式构图不同,这幅作品背景为纯白的画布底色,有意借鉴国画计白当黑的空间处理方法。仙人掌的叶面有明显的笔触痕迹,叶子上的利刺也采用书写性的手法生发而出,画面局部还能看到宛若枝蔓蜷曲的构造,明显学习了传统写意花鸟画中藤蔓的处理手法,是以书法入画的典型方式。简单的一幅作品并不能说明艺术家在创作上经历了某种质的飞跃,更不能说她已经找到了一条蹊径,但这样的作品起码呈现了艺术家不断“蔓延”的创作状态。

展览作品

  而这个展览也将是一个让更多人了解艺术家内心渴望与创作状态的展览。希冀“无边的生长”的艺术家康蕾正是一位不想固化自我,希求突破的艺术家。她认真地对待周边以及内心的世界,她认真地将好奇心注入每日的创作。因此,读康蕾的作品会使观者感到她画的向日葵、画的漂亮女孩子,画舞台上的瞬间,都没有风掠过花花草草时的那份轻盈,少女眉梢上的那点妩媚。她肃然地观察、分析、描绘,借着那些对象,表述她试图言说的问题。她甚至将古老的西方坦培拉技法带到当下,在薄而繁复的过程中,沉淀时光的价值。所以 “无边的生长”是一次纪录康蕾蔓延她艺术疆界的展览,一次在渗透中对话,在生发中成长的入微描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