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义弘深——周逢俊中国画展”隆重开幕
2016年3月11日,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画院主办,《艺术天成》杂志社协办,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斯义弘深——周逢俊中国画展”,及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斯义弘深——周逢俊中国画展”,共展出百余幅山水、花鸟作品,系周先生从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些展品无论是画作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突破和创新。乙未年,为周逢俊先生进京二十周年,此次“斯义弘深——周逢俊中国画展”系周先生的一次总结、汇报展。二十年来,他偏于京城一隅,孤绝于繁华虚荣,潜心于书画诗词、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他以超人的毅力、顽强的拼搏、艰苦的探索,苦旨经营,厚积薄发而终有所成。
嘉宾签到
蔡豪杰
丁杰
李晓松
刘曦林
梅墨生
宋兆钦
王镛
王志纯
张公者开幕现场
参加画展开幕式的嘉宾有: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院长范扬,
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杜军,
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美协理事艺委会秘书长丁杰,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办公室主任刘建,
总装备部指挥学院政治部原副政委余华嵘将军,
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复生,
荣宝斋副总经理、中国美协理事唐辉,
中华全国工商联书画院副院长朱维杨,
港澳台美协主席蔡豪杰,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林峰,
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主席温泉,
杨文超,以及丁家康、马海方、王阔海、王爱宗、王乘、王世利、王海峰、甘长霖、左爱军、石峰、刘罡、刘怀山、刘选让、刘永刚、李乃宙、李广明、李晓松、李晓柱、李毅、任晓军、任继民、任惠中、师恩钊、朱零、纪连彬、杨晨、杨重光、杨声、张公者、张复兴、张家树、张德林、张国中、张桐瑀、邹明、陈一耕、陈克永、初中海、初仁、范存刚、范治斌、周逢刚、周尊圣、赵宝利、倪文东、高凉、袁学君,徐寒、盛寿永、曹建华、韩学中、彭国昌、靳文艺、虞晓勇、熊广琴、熊红钢、黎鸣等。
嘉宾致辞
中国美协副秘书长杜军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致辞
安徽省文联主席吴雪致辞
荣宝斋副总经理、中国美协理事唐辉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院长范扬致辞
《艺术天成》杂志社社长、北京世纪文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超致辞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展览主人周逢俊致答谢词
《艺术天成》杂志社主编杨洋主持
知名主持人依萨主持
开幕式由《艺术天成》杂志主编杨洋、知名主持人依萨联袂主持
嘉宾采访
周逢俊
陈克永
范扬
马海方
范治斌
李晓松
李毅
刘曦林
梅墨生
盛寿永
师恩钊
王世利
王镛
王志纯
温泉
吴雪
杨文超
张复兴
张公者
周尊圣
朱零书画频道、北京卫视、艺TV视频、搜藏网、博宝艺术网、中国文化艺术网、中国书画艺术网、中国书画家影像网、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书画台、爱奇艺、网易、凤凰、56、乐视、土豆、酷6、优酷、国学频道、腾讯视频、大公网、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搜藏网、三品网、美术圈、墨宝网、超艺术网、书画圈网、雅昌艺术网、吾艺艺术网、人民美术网、东方艺术网、艺美中国网、文化艺术网、名家艺术网、中国日报网、琉璃厂在线、艺术大师网、宋庄365网、博宝艺术网、中国美术家网、中国书画家网、中国美术大观网、中国文化艺术网、中国书画市场报、环球文化艺术网、中国书画家影像网、中华文化艺术在线、中国国画院西北画院、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书画台、凤凰网、大C画廊、艺术天成书画院、三品网、5A画廊、一画艺术、时代名家、嘉泓文化、收藏年鉴、艺术传承、海天高视、艺术那点事、书画人物志、博宝艺术网、坤宝轩公社、时尚艺术圈、文超文化传媒、墨韵出彩文化、当代书画档案、国画先锋杂志、艺术收藏空间、中国画坛联盟、CENTV书画台、中国书画市场报、北京嘉得书画院、齐天友联文化传播、中艺天宇文化传媒、美术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书画市场报、《艺术天成》杂志、《艺术品鉴》杂志、《走进中国》杂志社、《名家艺坛》杂志社、《人民美术》杂志社、《新时代艺术名家》杂志社、《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学术中国报等百余家。
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结束之后,召开的“斯义弘深——周逢俊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与会的艺术家、评论家畅所欲言,有的从自己的创作经历出发,有的从书画同源的角度入手,有的从和而不同的中西方画法着眼,论述了周逢俊先生作品,所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宇宙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嘉宾有:
刘曦林、杜军、张晓凌、王镛、尚辉、刘龙庭、黎鸣、梅墨生、赵力忠、邓平祥、王志纯、罗世平、郑工、陈池瑜、、陈明、杜少虎、丁宁、许宏泉、王平等。
研讨会现场一
研讨会现场二
研讨会现场三
陈池瑜
邓平祥
丁宁
杜军
黎鸣
刘龙庭
刘曦林
罗世平
梅墨生
尚辉
唐辉
王平
王镛
王志纯
杨文超
张晓凌
赵力忠
郑工
周逢俊
参加研讨会嘉宾合影展览作品
周逢俊精山水,工花鸟,且两者均自成一派。他的作品彰显出一股清气、文气、雅气和逸气,既有传统功力,又有自然气息,时代面貌。其山水既有北派山水的雄浑大气,又具南宗山水的秀润雅逸,而花鸟画则素丽清雅,厚重大气。南与北、现代与传统在他的画作中相融相合,却不露痕迹,浑然一体。就笔墨而言,他取法唐宋大家,又融会贯通元明清诸家笔法,在长期的锤炼中形成个人独到的风格,概括起来有四:刚、韧、重、活。他的山水画以纯水墨或浅绛山水为主,诗情氤氲,古意盎然,营造的意境苍润幽邃,清奇野逸,既缠绵悱恻,又超旷空灵,在那些纵横的丘壑、繁密的树林和虚白的云水之间,不仅织进了浓重的乡愁,而且隐隐透露出一种勃郁不平之气和人世沧桑的感喟。花鸟画主要从徐渭、八大山人中脱化而来,其笔墨技法和艺术造诣不亚于他的山水画。周逢俊善赋诗填词,那般诗情总浸润着他的笔墨,进入他的绘画世界,“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这正是他诗人气质与内涵的体现。这次画展中的画作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