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TV】视频丨莫伊谢延科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中俄国际美术馆举行

时间:2016-08-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2016年8月28日上午10点30分,在北京宋庄中俄国际美术馆举办了一场隆重的"莫伊谢延科诞辰100周年纪念会”,本次纪念会由中俄油画协会主办,中俄油画协会主席王仲主讲,中俄油画协会秘书长陈文华主持。本次活动主要为了纪念莫伊谢延科诞辰100周年,老先生已然仙去,但他伟大的艺术生命却永存人间。

莫伊谢延科简介

莫伊谢延科(1916-1988)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军事题材画家,其绘画创作主要以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为题材他的艺术观点鲜明,提倡艺术是艺术家自我表现的手段。

莫伊谢延科,Е.Е.,Евсей Евсеевич Моисеенко,前苏联油画家、前苏联美术研究院院士。生于白俄罗斯。1936年,考入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他作为一名民兵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不久,转入第三轻骑兵团。战争期间,他经历了退却的痛苦,看到了人民的悲欢离合,饱尝了集中营的恐怖,也享受到最后胜利的喜悦。骑兵的生活,给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伊谢延科从事肖像、风景、风俗等多种题材的创作,但以军事题材为主,尤其是国内战争的题材。他的作品激奋热情,像是一支支富有表现力的歌曲。在他的画面上,情节与诗意、严肃与柔和总是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人民在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中建立的功勋。

莫伊谢延科的组画《战争岁月》,包括以国内战争为题材的《红军来了》(1961)、《甜樱桃》(1969)、《同志们》(1964)和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胜利》,获1974年度的列宁奖金。《红军来了》是莫伊谢延科的成名之作,描绘一队同白匪作斗争的红军骑兵,突然在夜间开进一个小村。作者把一队骑兵从远景里推向观众,强烈的动感、磅礴的气势,形成这幅画的最大特点。作者用鲜明的白颜色、朱红和蓝色组成画面。红军战士的信心、勇敢和豪迈,是这幅画的主题。《甜樱桃》中的人物,仍是前一幅中的英雄。作者说,这是一些在动乱的年代,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的有着崇高理想、心地纯洁但还没有脱尽稚气的小伙子。军帽里的红樱桃是构图的中心,它象征着春天和未来的美好生活,也象征着战斗中的流血和牺牲。前一画注重真实再现;后者则采用从观众的联想中去求取艺术效果的表现方法。

莫伊谢延科的另一类作品,采用哲理性语言同观众对话。《胜利》(1972)和《五月九日》(1975),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前者,画家把胜利和牺牲压缩在一个瞬间。一切都采用对比手法:柏林市区的最后战斗中,一个红军战士突然中弹,另一个赶紧上前扶住。胜利的欢呼声已经传来,战士却牺牲了。光线为强烈的明和暗;主题是生与死。《五月九日》则是借用一个普通生活场面,表现几代人的伦理道德面貌,写出人们因经历不同而对历史、对战争年代的认识存在的差别。1980年完成的《歌》、《八月》和《回忆》,与以前的作品相比,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大不同,被称为“探索性的作品”。

莫伊谢延科在苏联画坛以富有表现力的现实主义画家著称,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的重视。70年代以来,莫伊谢延科的肖像和儿童题材作品明显增多。


 

纪念会现场

 

王仲主席为嘉宾讲解

 莫伊谢延科(1916-1988)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军事题材画家,绘画创作主要以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为题材,他的艺术观点鲜明,提倡艺术是艺术家自我表现的手段。他的作品激愤热情,像一支支富有表现力的歌曲,在他的画面上,情节与诗意、严肃与柔和总是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人民在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中建下的功勋。代表作品有《战争岁月》、《红军来了》、《甜樱桃》、《同志们》、《胜利》等,莫伊谢延科在苏联画坛以富有表现力的现实主义画家著称,他的作品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在世界画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李俊,王仲,王铁牛,叶南,郑光旭,杨嘉冰,杨文超,晨朋,黄冰,黄康,李华琪、范学贤,王彦博,陈文华,陈海燕,尉捷,韩凤萍,叶航,邓国云,萨丽娜等中俄艺术家。


  王仲主席、李俊老师、晨朋先生、王铁牛老师、叶南老师、陈文华博士和郑光旭老师均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到场嘉宾和老师们都受益匪浅,中午12点10分,研讨会在一阵阵掌声中宣布圆满结束。


 

嘉宾发言

王仲老师研讨会发言

李俊老师研讨会发言

晨朋先生研讨会发言

王铁牛老师在研讨会发言

叶南老师在研讨会发言

郑光旭老师激情洋溢的发言

俄罗斯嘉宾萨利娜发言

陈文华博士主持研讨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