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万里送碧波 艺术义举动京华

时间:2016-10-2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十月二十四日的京城,寒风袭人,然而中国艺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内,却是热火朝天,人流涌动。《三峡史诗》创作团队,将十五年前集体创作的《三峡史诗》巨幅通景画卷,无偿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京城众多知名人士见证了捐赠仪式。




 
  《三峡史诗》巨幅通景山水画,是由我国著名山水画家亚明先生生前倡导,并由亚明先生和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担任艺术总监,《美术》杂志负责人王仲先生担任学术支持,江苏版画院院长李树勤先生担任艺术创作执行总监,经亚明先生提议,由秦剑铭、施江城、徐建明、朱修立、陆一飞、李文信、钟增亚、张军、陈芳桂担任主创而完成的。这幅鸿篇力作,既继承了传统的水墨精华,又有强烈的开创意识。艺术家们通过对千年意境的巧妙转换,把长江奔涌的气势和三峡的奇特绝伦渲染得无比壮美,自开始创作之日就收到了各方的关注,引发艺术热议。余秋雨先生称它:“在传统的现代化组合上,气势之大,无可比拟。”

 
  主创之一的陈芳桂先生回忆起当年的创作,谈到创作团队一行人在余秋雨先生提出“长江三峡意境转化”的指导意见下,带着“为三峡山水水墨立传”的使命感,行程上百里进行实地写生,对景创作,并且进行浩如烟海的资料收集,各抒己见的研讨交流,持续数月的反复修改,终于在2002年12月完成了《三峡史诗》的巨幅佳构时,他有着与逝去的亚明先生一样的感慨:我等画人,有缘把以往的壮美长留人家;更有幸笔绘新生高峡、湖光山色动人之心弦。”

 
  陈芳桂先生还谈到:作为九个主创画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有幸和和其他八位老师联手创作,我学到了足以影响我一生的宝贵东西。整个创作过程,老师们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感人情景,他们坚韧严谨的艺术态度,独特的艺术情感,提携后学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让我受益匪浅,永生难忘。今天八位老师中,已经有三位老师逝世了,其中包括我的恩师钟增亚先生。我深深怀念他们。这幅巨制留下了他们的华彩笔墨,也留下了他们永远的身影。

 
  “夔门雄,西陵险,巫山秀,千山万壑赴荆门;常见水,楚天云,画家笔,一幅雄图传深情”。《三峡史诗》以水墨丹青的形式,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在三峡水利工程中被湮没的惊艳奇景,给后世子孙留下了不可忽视的文化记忆。习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艺术家除了要有好的艺术修养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威力狮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此次《三峡史诗》创作团队无偿向中国美术馆捐赠鸿篇巨制,也是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他们的捐赠义举,受到中国美术馆的高度赞扬,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亲自为《三峡史诗》创作团队颁发了捐赠证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