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世博中国馆 今朝中华艺术宫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发源地,汇聚了数百万件各类艺术作品,仅上海市级美术单位收藏的中华艺术精品就达到3万余件。但上海市级美术馆展览面积仅0.68万平方米,与中国美术馆2.8万平方米,江苏省美术馆的2万平方米,浙江美术馆新馆1万平方米相差甚远。而这些精品,绝大多数常年深藏库房,中华艺术宫的建立将使上海市民以及旅居上海的国内外人士真切感受到上海的艺术发展成就和艺术氛围。今年10月,上海美术馆这座具有60年历史的艺术博物馆将迁入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座见证世博傲人成就的场馆也就此变身为中华艺术宫。
“中华艺术宫将是世博会中国馆的延伸,它将延续世博会的美好记忆并给以实实在在的文化延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滕俊杰说。而所谓文化的延伸,从上海“十二五”规划的蓝图可以得到阐释:上海博物馆展示古代艺术、中华艺术宫展示近现代艺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示当代艺术,三者共同构成上海艺术博物馆系列的完整格局。
作为今后上海美术馆的永久场所,比现在上海美术馆大10倍的中华艺术宫的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增加,它是一个重要的转型,将为整个中国的美术馆行业提供参考的范本。中华艺术宫将成为以中国近现代美术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交流为基本职能的综合性艺术博物馆。
对于中华艺术宫来说,新馆展览方式、学术定位、人力资源、运营资金以及社会教育等都面临着机制体制的创新。中华艺术宫将借鉴海内外艺术博物馆的管理经验,创新管理体制,形成由政府主导、理事会决策、馆长执行、艺术委员会专业咨询的模式。其中,理事会是发展战略、运营决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由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各方代表组成。艺术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文化学者、策展人、艺术家等组成,对收藏、展览等重大项目进行决策咨询。
据中国美协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施大畏介绍,按照中国馆的建筑格局分布,开馆展览可分为两大板块:拟设立“海上升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常年主题展览,保留多媒体版《清明上河图》,设立任伯年《群仙祝寿图》专厅。中华艺术宫的“海上升明月——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展览,可同时展出作品约1200件,这将是第一个完整展示上海以及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脉络的长期陈列展,填补了此项美术展览的空白,也成为中华艺术宫最重要的展示项目。上海世博会最吸引人的展项之一、中国馆多媒体《清明上河图》,将保留在中华艺术宫内,并增加其他同样用多媒体形式展示的中国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为中白建交献礼——中国名家书画展在白俄罗斯举办
- 下一篇:北京书法家走近莆田武警